内容推荐
新冠疫情爆发后不久,我记得自己曾经去过当地一家杂货店。杂货店过道处的重力辊道货架上以往会摆放 60 种不同的罐头汤产品,如今却只剩下 4 种。至于纸制品方面,店内的告示牌上赫然写着卫生纸或面巾纸每人限购一包,可供选择的品种非常有限。
您肯定也遇到过类似事情。到底发生了什么?
恐慌性购买浪潮以及消费者习惯的改变 (例如多在家吃饭,减少外出就餐) 是导致初期商品短缺的主要因素。消费品公司也在竭尽全力快速补充货源,保障可选品类丰富,但是这背后的原因就要复杂得多。
寻找最佳平衡点
多年来,消费品加工机器制造商专注于改进设备的转换时间以及灵活性。商品 SKU 数量因此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激增,而不少工厂恰恰存在机器之间灵活性和吞吐量性能不匹配的问题。
举例来讲,软袋装箱机的装箱速度可以达到 300 袋/分钟,封袋灌装机却达不到这一速度指标。整条包装线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转换,但负责为包装线给料的高速加工设备做不到如此快捷。
通常情况下,制造商可以牺牲部分设备的吞吐量性能,同时保障生产灵活性和供货充足。而当疫情袭来时,需求量的激增很快打破了市场原有的平衡,制造商又倾向于最大化工厂产能,不得不放弃生产灵活性。
新常态下,所有服务消费品行业的机器制造商正面临下一个重大挑战:即如何才能制造出更加智能、更加灵活的机器,同时保证吞吐量性能不受影响?
打破原有界限的颠覆性技术
得益于机电一体化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趋向于增强设备灵活性的设计理念往往也能带动吞吐量性能的提升。尤其在包装和装配应用场合,有两项技术最受厂商青睐:
- 首先是机器人。这种设备本身就具有超强灵活性,其借助视觉引导系统在生产线上进行轨迹跟踪,而非机械重复地调整路径,可以应对不断变化的产品形状和尺寸。机器人还支持实时修改配置,确保满足生产速度需求。
- 其次是磁悬浮智能输送系统。常规输送系统按预设路径定速输送产品。而 ICT 技术可以基于输送系统中其他推车的位置灵活调整推车的移动速度,同时提升灵活性和吞吐量性能。
越来越多的 OEM 厂商正在采用机器统一控制策略,力图将上述技术整合到设备以及工厂基础架构中。
连通企业商务平台
机器制造商还必须在电子商务领域重新定义灵活性。过去十年来,虚拟市场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而如今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推动相关需求高涨,因为人们更加离不开线上零售的便利性。
越来越多的制造商正在逐步减少批发与零售分销的比重,试图通过线上直销提高自身利润率。
我们下一步该做什么? 将供应链、电子商务门户与 MES 系统更紧密地整合在一起,确保制造部门更快、更灵活地响应市场需求。
对于 OEM 厂商而言,他们需要尽早与客户分享机器的数字化基础平台,设计出可以轻松集成至生产车间、同时能够直连企业内外业务系统的生产设备。
更加智能的工作方式
如果不能调整到最佳运行状态,即使最具敏捷性的机器也无法实现吞吐量最大化。今年以来,我们都试着采取更加灵活的方法解决设备挑战。
对于受到差旅限制的 OEM 厂商,远程连接客户现场资产是实现机器维护的唯一途径。幸运的是,我接触过的几家 OME 厂商表示,即使原先对远程支援抱有抵触态度的客户也开始乐于接受这项技术。
疫情还推动了其他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它们不仅可以优化机器性能,还能支持更加灵活的工作方式。
其中,增强现实平台带来了尤为重要的影响。例如,这款远程协同支援工具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帮助工人分享实时操作指示及指引信息,而无需亲赴现场。
引领成功之路的战略
得益于机电一体化和数字化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机器灵活性或吞吐量性能得以提升 50% 或更多。那么机器制造商如何走好下一步呢?
我们的建议是,不要停留于升级改造机器。
为了兑现新技术展现的巨大潜力,您可能需要重新定义机器设计。同时,您必须明确企业未来的数字化转型目标,确保其符合客户需求。根据我的经验,OEM 厂商与其客户之间本身就存在一种“推拉关系”,如果合作项目中能够充分把握好这层关系,便可打造出最具变革性和成本效益的机器。
进一步了解如何制造出更加智能的机器和设备,在提升灵活性的同时保障吞吐量性能不受影响。
发布时间 2020年9月9日